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更需提上议事日程。在今年“两会”上,很多全国政协委员都提交了相关提案,聚焦农村垃圾处理。
环境科学专业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代表,王筱虹觉得自己的想法目前还不够成熟,实地调研仍旧不够充分。她说,人大代表履行自己的职责,绝不是只在每年的大会上提出提案就够了,更需要在闭会期间做足调研、实地考察,从基层的实际情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建议,“空泛的建议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我日后要在实地调研方面多花时间”。
王筱虹显然过于谦虚。其实在召开“两会”前,她就利用闲暇时间,实地走访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她发现,许多城镇化程度不高的地区,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甚至还未被当地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垃圾收集的相关设施设备在大部分村寨都没能建立起来。”而就农村污水而言,化肥、农药施用量一直居高不下,给水体造成了很大污染,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威胁。
此外,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并不尽如人意。“我看到的现象是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已经变了。”王筱虹指出,随着乡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那里的生活垃圾成分也更趋向于城市垃圾。在垃圾成分中,各种包装材料、塑料制品、有机物、废电器、有毒废弃物等工业用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沿用传统方式,例如依赖自然降解来处理农村垃圾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王筱虹说。
督促政府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农村污水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年年都有人提,但是要从国家层面上得到真正的落实和解决,还需要一个很长久的过程,因为这涉及到农村生活模式的转变和城镇化进程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在与广东省大学生村官代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王筱虹了解到,广东省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因此,接下来的这近5年时间,王筱虹表示要在广东省内“走一遭”,进行深入全面的调研。“我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做充分的调研,包括做普查性的背景资料收集。”王筱虹所说的背景资料搜集可不简单,是个大工程。她要详细翻阅往年的政府公报和媒体报道,对广东省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现状有一个宏观准确的把握,而后再找出具有典型示范性的地区,实地走访,并与相关部门约谈。“我希望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除了调研,督促政府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并建立专业评估机制,也是王筱虹接下来履职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于现在还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她表示公众要发挥监督作用,督促当地政府尽快将污水处理设备的建设纳入日程并加速实施。此外,尽管国家在村镇的污水处理方面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村镇的污水处理设施都已建成,“但光有设施还不够,还需要专业的效果评估机制。”王筱虹说
相关资料:http://www.dg288.com